以往,作物收獲了,留在田間地頭的秸稈都成了“老大難”,處理起來也是一件煩心事,既耗時又耗力。但如今,秸稈亂堆亂放甚至焚燒的現象沒有了,代替的是秸稈打包再利用。近年來,我市積極推行秸稈合理化處理措施,讓秸稈變廢為寶,達到了回收利用促增收、生態經濟雙提升的效果。
在濃江鄉雙勝村的玉米田里,豐收過后的田野里依舊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,一臺臺秸稈打捆機穿梭于田間地頭,將打碎的秸稈攏在一起,經過壓實、打包,一個個結實而又龐大的圓柱體從機器里“吐”出來。不遠處,抓草機也來回穿梭忙碌,揮動鋼臂將這些圓柱體穩穩抓起,有序堆放在田邊等待下一步的統一運輸。這些打好的秸稈包將被集中運到秸稈壓塊站,等待著進一步的加工處理,變身為清潔能源,隨后將作為燃料送往哈電集團生物質發電(撫遠)有限公司。通過利用秸稈打包機來打包秸稈,徹底減輕了農民撿拾秸稈勞作,將有效解決春耕難的問題,也可以減少因秸稈焚燒而產生的環境污染,實現綜合利用、節能環保的雙贏。
近年來,為全面貫徹落實省、市關于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秸稈禁燒的決策部署,我市不斷加大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推進力度,堅持“‘秸’盡所能、多元利用”的工作思路,充分挖掘秸稈資源利用潛力,積極探索秸稈資源利用新模式,在農業生態保護、耕地質量提升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“秸”出作用。